前言
最近发生了一件令我十分尴尬的事情,起因是在掘金看到了两篇文章,一篇是:
另一篇是:
其实看第一篇的时候没啥想法,就是感觉有点贵,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但是没过多久就看到了第二篇,看完之后突然就有了想法:捐他 50
也是捐,买他考试也是捐,那为啥不买一个呢?最起码还能跟着写篇文章收获点流量,而捐了就捐了,也没啥好写的,能写啥?《终于下定决心 V 了尤雨溪 50 块?》
这不得让人笑话死。
于是乎我写了一篇叫《花 $94 美元预约了尤雨溪新推出的 Vue 等级认证》
的文章,但那时候马上就端午了,节假日基本没啥人看,而且新发的文章好像只有前三天能上那个热度榜,所以我就先放草稿箱里了,打算过完端午就发出来。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端午假期的一天,我突然看到了 Svelte
发布了 4.0
的消息,然后再一搜,好像还没人发过这条新闻,那这不就是个好机会么?于是乎我赶紧放弃了下午原本的行程安排,专心致志的坐在电脑桌前开始噼里啪啦的码字。
码完之后我就开始思考了:起个什么样的标题才能够吸引人点进来看呢?因为之前已经有过一次教训了,不久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做:
但结果与我预想中的相去甚远,点赞者寥寥,这篇文章我花了不少心思,所以很郁闷,于是乎我把这篇文章发到了掘金群里,让大家帮忙出谋划策一下:
群友们的话给予了我很大的灵感,而且他截的那张图是在热搜榜上呆了好几天的一篇文章:
实话实说,这篇文章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但并不代表它没有意义,它向大家阐述了 Vue
即将推出的一个新模式,这篇文章目前为止获得了:
282
个 ?186
条评论278
颗 ?46022
的阅读量
说实话我很不甘心,我觉得自己那篇《Solid源码》技术含量更高,而且是比较难的编译部分,考虑到大多数人对编译没那么感兴趣或者没那么理解,我还特意把那些复杂的源码屏蔽掉,换成一个个能够更易于大家理解的变量。但就是这么费尽心思的一篇文章只有十几个赞,跟热榜第一的那篇《尤雨溪为什么要推出Vapor Mode》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再加上群友们的点拨,我意识到了尤雨溪
这三个字所能带来的流量,于是乎我立刻将这篇文章改名为:《连尤大都要借鉴的开源项目也会有一些迷惑行为》
效果真的立竿见影,文章突然就开始有很多人点赞收藏了,而且没过多久我就把原热榜第一给顶下去变成了新的热榜第一,截至目前这篇文章获得了:
239
个 ?58
条评论141
颗 ?28143
的阅读量
这个数据量虽然距离《尤雨溪为什么要推出Vapor Mode》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我已经感到很开心了,毕竟改标题之前几乎没什么人看,阅读量就几百而已。这让我尝到了不小的甜头,于是接下来的文章我都开始想方设法的与尤雨溪
这三个字扯上关系,毕竟他就是票房的保证。就相当于你想拍个电影,哪怕说你剧本写的再好,但如果没有流量明星作为主角的话依然不会取得什么理想的票房。相反,那些票房高的也并不一定就多么精彩,只要有大流量明星作为主角,再拉胯的电影票房也能破亿。
于是乎介绍 Svelte
的这篇文章我将它取名为《曾遭尤雨溪嫌弃的 Svelte 终于进化至 4.0》,首先它和 Solid.js
一样都属于小众框架,它 4
不 4.0
谁会感兴趣?哪怕说它就算是 100.0
估计也不会有多少人点赞。而且尤雨溪确实指出过 Svelte
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其实也不只是 Svelte
,尤雨溪也说过很多其它竞品,被黑的最多的也是他最强力的竞争对手:React
。
当然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React
的核心开发者也曾黑过 Vue
、Svelte
作者也黑过 React
,甚至还是当面黑的,在 YouTube
上看过一个视频叫《Rethinking reactivity》,其中有一段非常有趣:他在黑完 React
之后便说了句:即使 React
的维护者现在就坐在我的面前,Sorry
。
因为人们会不断的拿你的框架和其它框架进行对比,作为框架作者肯定是希望自己的框架比别的框架看起来更具吸引力,所以往往会夸大其它框架的缺陷,并且对其它框架的优势避而不谈。所以他们的言论听上去就像是很嫌弃那些框架一样,所以我才把标题起成这样。效果也确实很明显,很快就又冲上了热榜第一,但这次令我没想到的是我竟被尤雨溪在微博直接点名:
这个消息是掘金运营私发给我的,我在震惊的同时又感到有点委屈,因为在掘金用尤雨溪
大名的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他们个个都收获了不菲的阅读量,为什么只说我一个?其次就是说我“吃相难看”,吃相难看首先得是吃了
,吃指的就是利用他的名号去赚钱,我从来没有这么做过。他之前也曾批评过国内的一些媒体吃相难看,那是因为他们确实利用这赚钱了,而我的目的很单纯,仅仅只是希望自己的文章能有更多的人去看而已。
不信大家可以去我公众号《前端学不动》
看一眼,从成立至今我一条广告都没有发过。肯定有人会说那就是你给删了,这个公众号已经运行了几年了,期间也有一些广告商找过我希望能来条广告,但都被我拒绝了。不信的话可以问一下之前就一直关注过这个公众号的朋友,问问我是不是从来没发过广告。
而且为什么只要带尤雨溪
这仨字就能冲热榜第一?无论你是否有技术含量,这里想要引用冯小刚导演的一句话来表达我的看法:
是不是有很多垃圾观众,才形成了那么多垃圾电影?
你如果不去捧这场,它就没有生存空间。
作为观众的你们为什么能给那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快讯类文章那么大的关注度?而真正有技术含量的文章往往无人问津,这不也是目前水文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么?劣币驱逐良币,当那些真正用心写技术文的作者看着热榜第一全是这种文章,那他下次会不会也照猫画虎的学人家?
如果大家能够做到多把注意力分散给其它文章的话,这种情况自然而然的就会慢慢扭转过来。相反,如果大家还是继续这样把精力全放在快迅类文章上的话,那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加剧,当我们再想看高技术含量的文章时就会惊奇的发现全特么都是几年前的文章!为什么?因为那些作者已经寒心了,不会再花那么多精力去发无人问津的文章了。
当然我知道大家看到这可能会问:
这就是你小子道歉的态度?
刚刚只是忍不住想发一下牢骚,发完牢骚就开始诚心诚意的正式致歉了。
正式致歉
先跟大家说点好玩的,这事一出来群里直接炸开了锅:
他不让我挂他,所以打了厚厚的马赛克,就是这小子给予了我莫大的灵感,带我一步步走入歧途。但我并不怪他,毕竟听了他的话之后流量数十倍的往上暴涨,虽然评论区也有几个喷我标题党的,我也认可他们的观点,但仔细想想如果不是观众们爱看,谁又会把心思都花在标题上呢?
道歉之前我先要弄明白尤雨溪生气的点在哪里,因为他没有明说所以我就先妄加猜测一下:
- 尤雨溪从来没有嫌弃过
Svelte
- 文章内吐槽了
Vue
语法糖越来越多导致争议越来越大 - 以尤雨溪的口吻说国内开发者都是一群白嫖怪
- 用“要钱”这个词来形容尤雨溪的微博捐赠
首先第一条,这个确实是我的不对,因为我想要热榜第一所以必须要在标题里加上你的名字来抵消大家对 Svelte
这个冷门框架的冷漠。那你和 Svelte
有什么关系呢?我能想到的就是你曾在国内某问答平台上对 Svelte
的那些言论,在国外的言论由于我不怎么翻墙所以不太了解,于是我把你对 Svelte
言辞比较激烈的那几段评论截了下来放到了文章中,并以“嫌弃
”一词来命名。
第二条,我觉得每个人都有吐槽的自由,我确实不喜欢那些个语法糖。但我也深知作为一个框架的作者而言,setup
语法糖能够让人少写很多代码,只不过少写的同时又会导致某些功能不太好办,所以只能又往里加入语法糖,这也是个无奈之举。
第三条,我相信你应该深有感触,虽然你从来没那么说过,但我确信你吐槽过国内赚不到钱、在国外的收入是国内的 20
倍。相信也不只我一个人看过这条吐槽,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你可能不会说什么国内都是一群白嫖怪一毛不拔这种言论,但大家都知道这是个事实,所以我就替你说出来了。
第四条,把你说的跟个要饭的一样,真的非常抱歉,下次我会更加的谨言慎行,严格注意自己的措辞。
尤雨溪这三个字的分量
掘金的负责人给予了我严重警告,希望我日后低调点,这件事已经捅到老板那去了:
估计以后我都不能在标题里使用你的名字了,但恰恰好好,我草稿箱里已经有了一大堆与你有关的文章,很多进度都已过半,甚至还有的文章早已完成,就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来进行发布:
其实我是知道哪些标题是标题党的,比如这几个:
我也想给你提几条善意的建议,这些都是真心实意的希望你不要生气。这些标题很多都是从你曾经发表过的言论得来的:
要知道你作为一个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开发者,你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慎重,哪怕是顾左右而言他。但你的很多言论听起来就像是捧一踩一,这难免会遭黑,或者是给标题党提供素材。上面的那条言论听起来像是在说用 tsx
的开发者们本质上都是为了自己的喜好而牺牲用户的性能,我这人爱脑补,我就感觉你是在说用 tsx
的人都自私,本质上都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不管用户的设备多运行了多少代码(当然说的确实有一定道理,但看着就是感觉让人不爽)我也看过你的推特,给你截一段我草稿箱里的一个片段:
这是年初时我看到你发的推,感觉好像挺轻视 Angular
新推出的 Signals
似的:看!我只用了 15
行代码就能实现你的新功能!当然我知道你没那个意思,但你肯定有蹭热度的意思吧?就跟我蹭你热度一样,总得写点吸引人的标题吧?还有就是 Preact
出 Signals
的时候你说了句:
Glad to see Preact moving more towards Vue than React ?
这就或多或少的是在暗示 Preact
是在模仿你,当然原理确实跟 Vue
比较像,但人家已经说了是从 Solid
那获得的灵感,这么说就显得有点没品了。类似的事情其实还挺多的,比方说掘金有次邀请你直播,你在推荐 Vue3
的同时却又不停的说 React
多差多差,自己解决了它的哪些问题。这样就显得是在通过贬低他人来提高自己,我身边的很多人都曾吐槽过你,相信跟你的这些言论不无关系。
当然我知道你的本意并非是这样,只不过是直接罗列数据没人会感兴趣,比如说 Vue
更新 1000
条列表只需多少多少毫秒,即使这个数据再优秀也是不够直观。为了更直观一点说成 Vue
更新 1000
条列表比 React
快多少多少倍,这小味一下子就上来了。而且也并非是你老黑别的框架,别的框架也曾黑过 Vue
,大家都是互相黑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看过别人是怎么黑你的,所以可能就会感觉你老在是贬低其它框架。所以如果能多说说别的框架是怎么黑你的,然后你再去黑它们,就会显得好很多。而且最好是对等,比方说 React
的那些作者也黑过 Vue
,但相对而言就没有你黑 React
黑的多,这就容易给自己招黑。
改进
我以前认为你根本不可能会看到我的文章,所以写起来比较随心所欲。现在我知道你对这些文章很生气,所以我承诺像这种标题党文章以后将不会在我这里出现(但别人要写我就没办法了)
同时我又有很多文章需要挂上你的名字,希望你能够理解自己巨大的影响力能给我们带来多少一键三连,而且也不是所有带尤雨溪
三个字的文章都是标题党,比如:
《花 $94 美元预约了尤雨溪新推出的 Vue 等级认证》
《究竟什么水平才是尤雨溪眼中的正常水平?》
当然可能会稍微有点夸张,比如什么水平是你眼中的正常水平,你之前不是推了 Vue
等级认证么?有两个档位,一个普通开发者一个专业开发者,我想通过做题来感受一下普通开发者大概是什么样的一种水平,专业开发者又是怎样的一种水平。而且那个网站上写了所有考题都经过了你的 Review
,所以这确确实实就能够代表你眼中的水平。
同时我也想保证,以后尽量不在自己文章里吐槽 Vue
,不过在《花 $94 美元预约了尤雨溪新推出的 Vue 等级认证》
这篇文章里就存在着大量吐槽。但那些吐槽都不是我吐的槽,很多都是我从《Vue.js 推出 ”官方考试“,技能认证》这篇文章下的评论截的图,我知道你肯定会问那你为什么要截这些评论?
这就要牵扯到另一个问题了:如果我买了 Vue
等级认证,那么我写文章分享我的考试经历这一行为可能会被认为是:
但我觉得国内并不会有什么人会去购买,为了说服大家所以不得不搬上大家对 Vue
考核这件事的看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还有一些我觉得你可能看了会生气的图片:
以前你根本不会看我的文章,我随心所欲想干嘛就干嘛,但现在我觉得你可能并不会认同我把自己体验 Vue
考核分享给大家的这一行为。但我觉得这确实会增加内卷,国内已经卷成这样了,如果再多几个卷王把证书也给卷起来那可真是会影响你的口碑,你也可以看看评论区都在说什么,几乎 90%
都在吐槽。
所以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如果你觉得这样会影响你的生意你的收入,那这篇文章我将会雪藏起来不再发布。但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会让国内的卷王带节奏,而且你的主要收入也是在欧美,欧美人没那么卷。那我就会将其发表,我觉得这件事总体来说对你还是有好处的,因为考核证书这一行为会招黑,即使那些人根本不会买。但我只要一公布,大家立马就会觉得真香,同时也会对你默许我公布的这一行为表示赞赏。
你在爱发电的捐赠网站其实也是根据你的口碑来的,如果你的口碑越来越差,那么给你捐赠的人自然会越来越少。反之亦然,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