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自己进入大厂前,创业公司的经历,我学到了什么?

前言

自从毕业开始工作之后,我坚持写了 2 年多的日记,基本节奏是每半年会写一篇,目的是为了记录自己成长的痕迹。

未来某个时间自己再回首的时候,能回味到此时此刻自己在做什么。当时的选择是否正确,是否在此时此刻,看到了未来发展的趋势,跟上了正确的车。

现在是 23 年 6 月,我第一次羊了,上一轮虽然逃过去了,但是这一次没能幸免,现在还在发着低烧。

距离上次写日记又过去了半年多,自己也步入 25 岁,这半年发生了很多事情,体会到时间变得更快了。

工作第一年:误打误撞加入创业公司

在来到字节之前,经历了校招被毁约,来到了创业公司,在创业公司工作了一年,作息是大小周,早 9 晚 9 ,对我来说这是一段比较记忆深刻的经历,教会了我很多互联网行业的东西。

校招被毁约

19 年的时候签约了一家金融公司,也是临近 20 年毕业前几十天,才被公司以疫情经济情况不好的理由,告知单方面毁约。

那个时候的我还是很害怕的,一点是临近毕业,大多校招已停止,第二点是自己有一段时间没有复习,很多知识已经遗忘。

一个朋友得知了我的情况,内推我到一家创业公司,也是内推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公司面试,还好我还有一些基础在脑子里,现场面了两轮,当场就通过了,成为了前端的实习生一枚,公司也是答应毕业之后就转正。

面试通过之后,第二天就去公司上班了。第一天入职就拿到了 Macbook,也是第一次用 Mac 办公,想象那时的自己,就跟刚进城的人一样。

公司的结构

一个公司,总共就 50 来个人,做着 DAU 百万的产品。由于公司不大,所以做各种不同事情的人(销售、CEO、内容运营、新媒体运营、算法、产品),都坐在一起。敲代码的时候还能听到销售打电话的声音,因为是教育产品,所以销售的合作方大多是猿辅导、好未来、作业帮、学霸君等教育头部公司。

虽然公司小,但是产品各个环节非常全面:

  • ABTest
  • 算法
  • Hive

公司小的好处是,决策层级少,一个想法想要落地是很快的。在公司 1 年期间,快速上线了 3 款小程序,也快速从 0 到 1 上线了金融产品。PC、H5、小程序开发都有涉及。

整个团队的氛围是非常 Open 的,可以试验各种新技术,不像大厂内部会封装一些框架,有内部标准,不好去实践一些开源的框架。

与普通公司不同的地方

个人扮演的角色

我觉得最大不同的地方是角色,我是一名前端,但不仅扮演着前端的角色。要对产品体验负责,也要自己设计页面 UI。

公司没有测试,所以在日常开发中,每个研发和产品都是 QA,要对 C 端百万 DAU 产品对应的用户体验负责。

每个人都对需求负责,一个需求上线之后,可以自己写 SQL 去 Hive 里捞埋点数据,验证 AB 的可行性。

可以深入感受互联网不同角色发挥的作用

在创业公司,因为每周都有公司周会,大家会聚在一起聊每周各部门的进展,在会上,也可以全流程的了解到一个产品的完整生命周期。

  • 内容运营视角:

    • 做公众号,发文章,在存在粉丝基础的情况下,头版收入是很可观的,可以达到 6 位数+。
  • 产品运营视角:

    • 做竞品分析,看出对方哪方面做的好,我们要抄袭哪快的功能。
    • 做电话回访,了解用户的痛点,尤其针对停留时间较长的重度 C 端用户。
  • 销售视角:

    • 通过和大型教育机构合作,由于家长是很愿意为孩子进行教育付费的,所以通过弹窗收集信息配合电销,可以达到很可观的收入。
  • 算法视角:

    • 通过 AB 试验调整算法策略,可以优化广告收入,另外也可以提前计算预测插入广告可能带来的收益。
    • 调整算法策略,也可以优化用户停留时长,增强用户粘性。
  • 数据分析:

    • 通过 Hive 离线数据计算,可以生成一些报表数据,给提供用户信息聚合查看功能。
  • 产品视角:

    • 在产品基本功能打磨完毕后,要尽可能往付费方向引导。
  • 运维视角:

    • 将服务迁移到 K8S 集群,可以降低维护成本。
  • 后端视角:

    • 和算法、数分团队配合,另外还需要负责机器运维相关。
  • 老板视角:

    • 关注一些重要事项的进展,以及查看上线后的数据,是否符合产品预期。
    • 最终产品需要自负盈亏,功能不能一步设计到位,也需要把一些功能做成付费使用的。
    • 关注公司每个方向资金支出情况,控制公司收支,避免快速花光融资资金。保持自己的股份不被过度稀释。

我的直观感受是,自己虽然初入茅庐,但通过这一年的感知,深入理解了 C 端产品的全流程。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营收方面

App 内广告占大头,开屏广告>插屏广告>贴片广告,其次公众号文章等也是赚钱的利器,销售带来的收益远不如以上两个。总共这些一个月7位数还是有的。实际上最大的开销除了人力成本,还是服务器的成本,这个成本逼近7位数。

创业公司的生命周期

  1. 公司在快速发展期,有很多功能需要开发,这时是需要人的时候,会无限招人。
  2. 在产品 2-3 年之后,如没有新的大方向,进入一段停滞期,指的是 DAU 的不增长或下降。
  3. 产品稳定期,不再需要人,核心骨干退出团队,HC 缩减,产品转向以盈利为目标。
  4. 自负盈亏,break even。不再为公司资金发愁,不再需要融资。
  5. 保持公司运作,通过手段维持 DAU 和用户付费意愿,通过一些预消费手段留住用户,扩大收益。

快速验证

快速验证是 CEO 经常提的一个点,不过在王兴和张一鸣成功的经验来看,这也是正确的。

快速验证是说快速从 0 到 1 上线一个产品,冷启动或硬广,在短期查看一个产品的数据,如果产品数据不够理想,便放弃产品。试验下一个风口上的题材。

像美团,或者字节现在也在使用这种策略,快速上线 App 并试错,留下那些抓住用户的产品。

公司的瓦解

一个产品的瓶颈

当一个产品被打磨到 3 年之后,一般来说主流程就比较完善了,换句话说是用户需要的功能,产品都有了。这个时候也就过了 PM 发力 RD 开发的时期,在这之后即便这个公司只有运营,也可以保持产品正常运行。

创业公司的问题

CEO 的话语权会很大

一个人带来的决策不一定合理,当产品的发展不再合理时。大家会出现不满情绪,久而久之大家也不再团结协作,在快速上线几个小程序无果之后,3 个月内 50% 的研发团队成员纷纷离职了,不过大伙也很厉害,离职之后大多都去了大厂。

转变方向为营收优先

通过缩减一系列支出,想方设法让公司达到赚钱的状态。

手段有:砍 HC,团建,下线产品不需要的费钱的功能。

另外我也是一步步看着,公司从半层多楼的工区面积,变成 5分之二,4分之一的大小,最后工区被卖掉,撤离北京。

我的离开

我的离开也是必然,在后期被拉到老板的新产品线帮忙做产品从 0 到 1 建设。对当时工作还不到 1 年的我来说,还是很有压力,独自 own 一个私人银行项目。

在长时间宣传下,仍是没有用户使用,我能明显的感受到,新产品前景是渺茫的,只是老板的一厢情愿。另外新产品线的研发非常少,只是一番的催活,其实过程也决定了结果,产品是做不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我提出了离职。

不过我也很感谢这段经历,能让我对从 0 到 1 创业有新的理解,另外也锻炼了我的抗压能力,增强了技术积累。

最近的工作

工作上

工作上在建设插件市场,提供了一种能快速开发页面组件的方式,能直接嵌入组件到前端中,类似动态执行模块联邦注入的组件。是一块很有意思的功能,类似于 Chrome 应用商城,其实开发工具建设一直是我比较喜欢也擅长的方向,未来也会继续在这方面努力,学习其它语言,做更快更高效的工具,为开发提效。

详细可以看这篇我今年写的文章 带你从 0 到 1 实现前端「插件市场架构」

能力提升方面

编程技能

学习并实战了以下技能:

  • VSCode 插件开发
  • Rush.js
    • 大型项目构建管理。
  • Golang (MySQL / Redis / Kafka)
    • 主要还是 API 层面的熟悉,目的还是为了能用非 NodeJS 语言写一写后端,以及了解更多的后端知识。
  • Rust
    稍微了解了一下语法,之前也写了一篇文章:以 JS 的视角带你入门 Rust 语言,快速上手

开源库

轻量的模块联邦

非编程相关

最近这 2 年,锻炼了画图、写 PRD、拉通对齐的能力,大厂更加专精一个方面,这让我能静下心来,不再像创业公司一样,受老板的影响,不再做快速迭代的事情,而是把产品打磨好,更加以用户角度出发思考用户需要什么,补齐什么功能。

愿望

毕业之后,由于疫情一直都是在国内旅游。还没出过国,希望疫情后每年自己都能出去走走,行万里路。把最好的景色都记录下来,拓宽眼界,放松心情。我很喜欢大海,尤其是四环环海的小岛,看着大海能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接下来还有几个非常想去的地方、意大利、冰岛、新西兰、瑞士,夏威夷,希望能在 30 岁之前达成目标。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Warning: mysqli_query(): (HY000/3): Error writing file '/tmp/MYioF3Wl' (Errcode: 28 -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583.cn/wp-includes/class-wpdb.php on line 2345
admin的头像-五八三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图形验证码
取消
昵称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