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I 编程上手指南之 HelloWorld 实战

JNI 编程是高级/专家 Android 开发的必备技能之一,接下来我们就一步一步掌握 JNI 编程的方方面面。

本文示例代码可以在 github.com/yuandaimaah… 这里下载到

1. 基本概念

JNI(Java Native Interface,JAVA 原生接口)。JNI 是本地编程接口,它使得在 Java 虚拟机 (VM) 内部运行的 Java 代码能够与用其它编程语言(如 C、C++ 和汇编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和库进行互操作。通俗一点讲就是在 Java 代码里调用 C/C++ 等语言的代码或 C/C++ 代码调用 Java 代码。

JNI 技术在 Android 领域有大量的应用:

  • Java 程序可以通过 JNI 操作硬件
  • 音视频处理,数学运算,实时渲染等领域相关的库基本都使用 C/C++ 编写,我们可以使用 JNI 技术来调用这些库,而不用使用 Java 来重写
  • 相比 C/C++,Java 更容易被反编译,一些和安全相关的代码,我们可以使用 C/C++ 来编写,让后使用 JNI 技术调用

JNI 技术的应用当然不止以上列举的例子,更多的应用方式等待大家的进一步探索。

2. HelloWorld 实战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程序,快速地掌握 JNI 的基本使用。

首先编译一个 Java 文件: HelloJNI.java

public class HelloJNI { 


   static {
      System.loadLibrary("hello"); 
   }
 
   private native void sayHell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HelloJNI().sayHello(); 
   }
}

接着生成 C/C++ 头文件 HelloJNI.h

javac -h . HelloJNI.java

该命令会生成一个 HelloJNI.h,这个头文件描述了我们需要实现的函数。

/* DO NOT EDIT THIS FILE - it is machine generated */
#include <jni.h>
/* Header for class HelloJNI */


#ifndef _Included_HelloJNI
#define _Included_HelloJNI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
#endif
/*
 * Class:     HelloJNI
 * Method:    sayHello
 * Signature: ()V
 */
JNIEXPORT void JNICALL Java_HelloJNI_sayHello(JNIEnv *, jobject);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endif
  • 生成的函数中有两个参数:

    • JNIEnv:JNIEnv 内部提供了很多函数,方便我们进行 JNI 编程。

      C 代码中,JNIEnv 是指向 JNINativeInterface 结构的指针,为了访问任何一个 JNI 函数,该指针需要首先被解引用。因为 C 代码中的 JNI 函数不了解当前的 JNI 环境, JNIEnv 实例应该作为第一个参数传递给每一个 JNI 函数调用调用者,调用格式如下:

      (*env)->NewStringUTF(env,"Hello from JNI !");
      

      在 C++ 代码中,JNIEnv 实际上是 C++ 类实例,JNI 函数以成员函数的形式存在,因此 JNI 函数调用不要求 JNIEnv 实例作参数。在 C++ 中,完成同样功能的调用代码格式如下:

      env->NewstringUTF ( "Hello from JNI ! ");
      
  • jobject: 指向 “this” 的 Java 对象

  • 如果 java 中的 native 函数是 static 的,那第二个参数是 jclass,代表了 java 中的 Class 类。

  • extern “C” 告诉 C++ 编译器以 C 的方式来编译这个函数,以方便其他 C 程序链接和访问该函数。C 和 C++ 有着不同的命名协议,因为 C++ 支持函数重载,用了不同的命名协议来处理重载的函数。在 C 中函数是通过函数名来识别的,而在 C++ 中,由于存在函数的重载问题,函数的识别方式通过函数名,函数的返回类型,函数参数列表三者组合来完成的。因此两个相同的函数,经过C,C++编绎后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名字。所以,如果把一个用 C 编绎器编绎的目标代码和一个用 C++ 编绎器编绎的目标代码进行链接,就会出现链接失败的错误。

  • JNIEXPORT、JNICALL 两个宏在 linux 平台的定义如下:

    //该声明的作用是保证在本动态库中声明的方法 , 能够在其他项目中可以被调用
    #define JNIEXPORT  __attribute__ ((visibility ("default")))
    //一个空定义
    #define JNICALL
    

接着我们来实现具体的 C 程序 HelloJNI.c

#include "HelloJNI.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jni.h>


//方法名要和 Java 层包名对应上
JNIEXPORT jstring JNICALL Java_HelloJNI_sayHello(JNIEnv *env, jobject obj)
{
    return (*env)->NewStringUTF(env,"Hello from JNI !");
}

编译和执行(需要配置好 JAVA_HOME 环境变量):

gcc -fpic -I"$JAVA_HOME/include" -I"$JAVA_HOME/include/linux" -shared -o libhello.so HelloJNI.c
java -Djava.library.path=. HelloJNI

至此,一个简单的 demo 就完成了。

3. 动态注册

以上使用 JNI 的方式称为静态注册,还有一种方式叫动态注册,我们接下来看个动态注册的例子吧

java层:
com/example/ndk/NativeTest.java

package com.example.ndk;


public class NativeTest {
    static {
      System.loadLibrary("nativetest"); 
    }
    public native void init();

    public native void init(int age);

    public native boolean init(String name);

    public native void update();
}

C 层的实现主要有三步:

  • 实现 java 层本地方法
  • 构建一个 JNINativeMethod 类型的数组
  • 注册本地函数

NativeTest.c :

#include <jni.h>
#include <stdio.h>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
#endif

//1 实现 java 层本地方法
JNIEXPORT void JNICALL
c_init1(JNIEnv *env, jobject thiz) {
     printf("c_init1\n");
}

  
JNIEXPORT void JNICALL
c_init2(JNIEnv *env, jobject thiz, jint age) {
    printf("c_init2\n");
}
  
JNIEXPORT jboolean JNICALL
c_init3(JNIEnv *env, jobject thiz, jstring name) {
    printf("c_init3\n");
}
 
JNIEXPORT void JNICALL
c_update(JNIEnv *env, jobject thiz) {
    printf("c_update\n");
}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 typedef struct {
// 	//Java层native方法名称
//    const char* name;
// 	//方法签名
//    const char* signature;
// 	//native层方法指针
//    void*       fnPtr;
// } JNINativeMethod;

//2 构建 JNINativeMethod 数组
//中间的方法签名看上去有点怪异,后面我们来讲它的命名规则
static JNINativeMethod methods[] = {
        {"init", "()V", (void *)c_init1},
        {"init", "(I)V", (void *)c_init2},
        {"init", "(Ljava/lang/String;)Z", (void *)c_init3},
        {"update", "()V", (void *)c_update},
};

/**
 * 3 完成动态注册的入口函数
 *  其内容基本固定
 */ 
JNIEXPORT jint JNICALL
JNI_OnLoad(JavaVM *vm, void *reserved) {
    JNIEnv *env = NULL;
    jint result = -1;
 
    // 获取JNI env变量
    if (vm->GetEnv((void**) &env, JNI_VERSION_1_6) != JNI_OK) {
        // 失败返回-1
        return result;
    }
 
    // 获取native方法所在类
    const char* className = "com/example/ndk/NativeTest";
    jclass clazz = env->FindClass(className);
    if (clazz == NULL) {
        return result;
    }
 
    // 动态注册native方法
    if (env->RegisterNatives(clazz, methods, sizeof(methods) / sizeof(methods[0])) < 0) {
        return result;
    }
 
    // 返回成功
    result = JNI_VERSION_1_6;
    return result;
}

JNINativeMethod 第二个成员变量是方法签名,它的组成规则为:

(参数类型标识1参数类型标识2…参数类型标识n)返回值类型标识

其中的类型标识如下图所示:

类型标识 Java数据类型
Z boolean
B byte
C char
S short
I int
J long
F float
D double
L包名/类名; 各种引用类型
V void

编译和执行:

cd com/example/ndk
javac NativeTest.java
#回到项目根目录
cd -
g++ -fpic -I"$JAVA_HOME/include" -I"$JAVA_HOME/include/linux" -shared -o libnativetest.so NativeTest.c
java -Djava.library.path=. com.example.ndk.NativeTest

参考资料

关于

我叫阿豪,2015 年本科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指挥自动化专业,毕业后,从事信息化装备的研发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 Android Framework 与 Linux Kernel,2023年春节后开始做 Android Framework 相关的技术分享。

如果你对 Framework 感兴趣或者正在学习 Framework,可以参考我总结的Android Framework 学习路线指南,也可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我会在公众号上持续分享我的经验,帮助正在学习的你少走一些弯路。学习过程中如果你有疑问或者你的经验想要分享给大家可以添加我的微信,我拉你进技术交流群。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Warning: mysqli_query(): (HY000/3): Error writing file '/tmp/MY4iXrLg' (Errcode: 28 -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583.cn/wp-includes/class-wpdb.php on line 2345
admin的头像-五八三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图形验证码
取消
昵称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