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诈骗正在多地上演,骗子利用AI换脸+拟声技术,佯装他人好友实施诈骗,诈骗金额高达430万元。
从被高校禁止的 AI学术造假、到游走在法律边缘的AI绘画 、AI翻唱、AI换脸直播,再到防不胜防的新型AI诈骗套路,AI乱飙让人不得不警醒。
技术给我们带来红利的同时,危险也悄然而至。谨以此篇,提醒大家要多加防范,警惕AI“换脸”骗局。
一、从技术角度看如何避免?
若想要完成上述中的诈骗行为,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盗用朋友本人的微信;
2、 获取朋友大量人脸数据(可不是一张两张就能训练好,最好能有几十张吧);
3、 获取朋友大量声音数据(也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训练好,最好能有 100 句)。
以目前的AI技术来看,要做到实时流畅的换脸+真实无破绽的声音,是需要一些源数据的支持,而这种情况骗子不容易做到。
综上,即使是微信视频借钱,在我们看到对方人像卡顿、听到吐字不清晰的情况下都不要相信且转账。
二、面对AI诈骗,我们该如何预防?
第一、保管好个人信息
这个案例当中,老板就是被精准诈骗的。诈骗分子知道他有钱,知道他的微信,所以他才会上当。保管好个人信息,包括人像视频,身份证照片等,还有经济状况。
第二、转账之前核实好身份
特别是对于大金额的转账,虽然看到对方的人像和听到声音。但最好是先核实清楚身份问题,比如打个电话问问,再或者用对方常用的微信进行信息核实。
切记不要向陌生账户进行大金额转账。即使要转,一定要多重核实清楚身份问题。
第三、多学习诈骗的预防知识
目前来说,网络诈骗每天都在更新迭代,都在升级,不要以为自己不会被骗。等到真正被诈骗损失钱的那一刻,可能就真的晚了。
所以多学习诈骗的预防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防被诈骗的。第四、被诈骗及时拨打110报警。
如果确认自己已经被骗损失前,就马上拨打110报警电话进行报警,这样的话为警方赢得时间就能够止付回来。
就像这个案例,因为当事人及时报警,拦截回来了300多万。所以说损失钱,先报警处理再说。
三、学会与时俱进,更早意识到技术的价值
技术是把双刃剑,总有人会拿去整歪门邪道,这是难以避免的。之前 AI 歌手火爆的时候,大家大多在讨论版权问题,就已经有人意识到「电信诈骗」的情况了。如今发生这件事,显然,骗子们比普通人更用心钻研,更早意识到「技术的价值」。
关于「技术的价值」,吃过技术红利的普通人也大有人在。如90后老板用低代码技术整顿旅行社,创2000万年收。
在此之前,他的旅行社面临用人不足、服务不规范、效率低下等问题。基于低代码技术,专门搭建了一整套运营管理系统,涵盖团队出行管理、销售订单管理、客户资源管理。每个团的司机、导游、车辆、酒店等安排一清二楚,线路过程也实时跟踪记录。有效解决80%的文旅运营痛点。就此旅行团的接待能力一下子提高了好几倍,自己也实现了年入2000万的创收。
有一款软件正在做技术赋能业务的这件事,那就是JNPF快速开发平台。专注于低代码开发,致力于通过可视化拖拽方式搭建应用,赋能企业、更赋能开发者。
通过JNPF平台,非IT人士也能搭建企业的个性化管理软件,让企业不再重复使用多个软件,就能实现多系统、多平台的对接,让业务和工作流直接融合,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实现更好扩展,更加快捷方便。
现在,许多高校企业中的佼佼者都在推广使用:武大、华中师范、中国联通、科诺勘测、万控、思诺维特等等。
或许你还有迟疑的态度,但是任何一次科技变革,往往眷顾的都是最先“吃螃蟹”的那批人。
四、小结
社会会发展,技术会进步。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只会停留在原地。接受新事物,保持理智,享受技术带来的红利,同时清醒的保持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