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拭心。
上篇文章《最近面试了一些人,有这些槽点跟大家说说》 中我们聊了「简历书写、自我介绍、项目经历、技能知识点和软素质」如何做可以更好,引起了很多讨论。
有个评论说「能否提供个优秀程序员的简历参考一下」,点赞数非常多,看来很多人都有这个需求。
没问题,这篇文章安排!
说起“优秀程序员”,我脑子里浮现出一个人。他和我年纪相仿,小小年纪就在他的领域有所成就,成为人人景仰的技术专家,对他我是打心眼里佩服。
在征得他的同意并脱敏后,我们来一起看看他的简历。
简历
基本信息
作为第一眼看到的内容,「基本信息」份外重要,它需要快速提供用人单位关注的这几点信息:
- 工作年限
- 教育背景
- 年龄、性别
- 联系方式
这份简历的主人很明显是个内行,呈现信息的顺序非常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他还贴了「博客」和「 GitHub」链接,这很加分。
简历能呈现的信息毕竟有限,一个长期维护的博客可以提供更全的信息,比如你是否真的对技术有兴趣、是否有工作的思考、有什么职业的规划,都可以看出来;GitHub 则是了解一个人技术能力最快速的方式,即使没有很多 star,但只要有一个能体现技术能力的项目,就可以贴到简历上。
工作经历
工作经历是简历中第二重要的部分,它需要告诉用人单位:你都为哪些公司工作过、职责是什么、工作了多久、有什么经验。
这些信息上面的工作经历基本都提到了,另外还在括号里着重强调了不同经历的收获,很有新意。
这份简历的工作经历一眼看上去有这些感受:
- 经历丰富,既在创业公司做过业务,也在大厂干过架构
- 每份工作都有比较突出的部分,说明工作投入
- 整个人是向上成长的节奏,说明比较努力
- 经常分享,技术应该不错
让我产生好奇心的点有这几个:
- 获得两次比赛冠军:如何做到的
- 获得过业绩突出奖:做了什么突出的
- 担任过十余人小组的敏捷组长:有没有做到敏捷迭代
项目经历
项目经历是最能体现一个程序员能力的部分,在面试里它会占据大部分时间。
上篇文章里我们提到 ,用人单位在看项目经历时主要关注这几点:
- 之前做的项目是不是够复杂
- 经历是否和当前岗位匹配
- 经过这些项目有什么成长
我们来看看这位老哥的项目经历有没有提供这些信息:
他的项目经历比较精简,只有三段,看起来比较清晰。
第一份和第二份经历主要是在做技术方面的工作,有性能优化、ReactNative 优化,整体来说比较有挑战,从数据来看结果似乎也不错,满足了用人单位关注的第一点。
因为经历里有业务也有架构,所以这份简历的适用面比较广,比较匹配常规的业务组长和技术组长岗位,第二点也 OK。
经历中的小标题「性能优化」、「迭代效率」、「性能分析工具」,可以得知他有思考这些经历里的成长点,三点全中,perfect。
看到这我忍不住鼓个掌,这个老哥真的优秀,完全满足了用人单位的关注点,佩服佩服。
不过也有一些做的不好的点:
- 每份经历的时间没有写,不知道这些项目都花了多长时间做的,一般来说时间太短的项目没什么价值
- 经历写的有点粗略,没有具体写某个项目
- 没有单独列出各个经历用到的技术点,需要阅读的人去找关键字,比如这样:
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面试的终极目的,用来评估你的能力是否满足岗位要求。
用人单位主要关注这几点:
- 是否有岗位需要的技能
- 是否有能力做更复杂的事
这份简历的主人非常机智,把专业技能分了三类(深度、广度和业务能力),可以清晰地表现出他在这方面的能力。
从「深度」部分,可以看出他对 Android 开发需要具备的深层次能力的认识,虽然没有做 framework 的人那么深,但在做应用开发人中还算可以。
在「广度」部分,能看出他的前端经验还不错,主流的框架用过,也有写过项目。后端怎么样看不出来,可能了解的不多吧。
「业务能力」部分有理有据,非常加分。沟通协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业务思考是做组长乃至更高岗位必须的能力,但是很多老开发的简历都没有写这个,是忘了写还是平时没注重呢。
总结
好了,这就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技术专家的简历。
这篇文章结合用人单位的关注点,仔细讲解了简历的各个部分,看完你有什么感受呢?
如果给你带来任何启发,欢迎点赞留言转发,你的鼓励是我更新最大的动力❤️。
为了低调,他一再和我说要匿名,因此你们不要问我他是谁了哈哈~
想要获取未打马赛克的简历原文件,关注“拭心又在思考了我的天”公众号并在后台回复:简历,即可获取到。发送“面试脑图”有惊喜哦。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价值,欢迎留言点赞转发,你的鼓励是我持续更新最大的动力,谢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