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tlin泛型-运行时候的类型擦除和使用inline具像化泛型

类型擦除

泛型在编译后类型会被擦除,所以在程序运行时候我们是不知道泛型的信息的。这里不知道泛型的信息听起来可能会有点抽象,我举个例子,在声明泛型List< String >的时候,编译后它的String类型会擦除,运行时候它仅仅是一个List,  我们并不能知道这个List里面放的是string对象.

例如:

val list1: List<String> = listOf("a", "b") 
val list2: List<Int> = listOf(1, 2, 3)

在编译后实际运行中

image.png

它们仅仅是一个List.

这样的类型擦除会造成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写代码时候不能确定泛型是哪个泛型. 例如:

>>> if (value is List<String>) { ... }
ERROR: Cannot check for instance of erased type

因为类型擦除的原因,导致运行时候不能确认它是一个String的List.

Kotlin不允许使用没有指定类型参数的泛型。那我们怎么去检查一个对象是否是一个List呢,这里可以用星投射<*>, 例如

if (value is List<*>) { ... }

不过这里你仍然可以使用as和as?进行强制类型转换, 即使这种强转有对应的基础类型,但是类型参数不对也不会失败,因为当运行时强转这个类型参数是未知的,这个时候它只是给一个警告“unchecked cast”。

fun printSum(c: Collection<*>) {
    val intList = c as? List<Int>
            ?: thro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List is expected")
    println(intList.sum())
}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

    printSum(listOf(1, 2, 3))

}

这段代码是能够编译通过的,运行时候我们按照下面测试就会出现对应的异常

>>> printSum(setOf(1, 2, 3))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List is expected
>>> printSum(listOf("a", "b", "c"))          
ClassCastException: String cannot be cast to Number

这里我们来分析一下printSum(listOf(“a”, “b”, “c”))为什么会抛出ClassCastException

首先我们之前提到了,编译后会进行泛型擦除,那么这里虽然是一个string list强转List< Int >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接下来调用intList.sum()就会抛出ClassCastException了,因为string 不能 强转为int.

那如果我改下printSum实现是可以防止这种现象发生的

fun printSum(c: Collection<Int>) {
    if (c is List<Int>) {
        println(c.sum())
    }
}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

    printSum(listOf(1, 2, 3))

}


在这里我们提供足够的参数类型,保证编译以前确保对应的泛型,使它能够调用is确定是List< Int >类型.

使用inline具像化泛型

上面提到过泛型编译后会进行类型擦除,这导致我们在函数里面不能够确定泛型参数的类型,例如:

>>> fun <T> isA(value: Any) = value is T
Error: Cannot check for instance of erased type: T

这种场景想要实现,我们可以通过inline函数具像化参数.

inline fun <reified T> isA(value: Any) = value is T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
    println(isA<String>("abc"))
    println(isA<String>(123))
}

之所以上面的写法能够成立,因为inline方法在编译时候会被替换成实际的执行代码,准确来讲它就不是一个函数,这样在编译时候是能够确认reified T的类型的. 下面再举个更实际的例子,更加容易理解inline具象化泛型的神奇之处. kotlin集合的扩展函数有一个filterIsInstance,用来过滤集合中的某个类型。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
    val items = listOf("one", 2, "three")
    println(items.filterIsInstance<String>())
}

如果没有inline具象化泛型,这个功能是做不了的,因为类型擦除后,在filterIsInstance是判断不了泛型到底是什么类型的,不过利用inline具象化我们看看filterIsInstance的实现

inline fun <reified T>                          
        Iterable<*>.filterIsInstance(): List<T> {
    val destination = mutableListOf<T>()
    for (element in this) {
        if (element is T) {                    
            destination.add(element)
        }
    }
    return destination
}

这里我们可以判断参数是否是泛型T了。

为什么使用inline后可以具象化泛型了?

因为使用inline标记的函数,它和普通函数是有区别的,我们知道kotlin函数实际上也是一个类,每个函数会编译成一个对象,但是inline函数在编译的时候会直接编译成字节码,不会生成函数对象,这样实际上就不存在函数使用泛型参数的情况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Warning: mysqli_query(): (HY000/3): Error writing file '/tmp/MYAsAIpZ' (Errcode: 28 -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583.cn/wp-includes/class-wpdb.php on line 2345
admin的头像-五八三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图形验证码
取消
昵称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