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身边事儿、聊点周奇遇,我是沈二,期待奇遇的互联网灵魂~
概要
内容会分成以下小片段,当放松即可,互联网琐碎见闻和无关痛痒的碎碎念~
- 周3的图书馆
- 无心上班的下午
- 无心插柳的聊天
- 感受暴?的快乐
- 错乱的思考
周三的图书馆
事情大概是这样,自疫情结束后,度过了半年的上班兴奋积极期,被通知办公场所维修停电,居家,我扯了个慌,如正常上班去了图书馆,想着空调徐徐,工作之外闲暇看眼书,这个念头伴随着电视剧的场景,我遐想着,不知道啥时候我会不会亦如此般,骤然失业假装上班,又或是可坚持多久~、
特别早上,在工作日,我蛮期待我会遇到些什么人在图书馆瞎逛闲晃,会不会有已经失业,假装工作的人,9点开门,等待的人群已经不少,居多的是附近(小、初、高、大)的学生居多,也参杂了一些感觉应该在上班却没上班的人(跟我一样?),我找了个临近的有插座的位置,对面一个小哥,我摸不清楚是学生还是无业,看装备有炒股装备,人挺好,插头只有一个,一番谦让,结果插头是坏的,就这样安静工作了一段,把该处理的事情处理完了。
下午,顺带出去吃了个饭,换了个位置,确认了一个充电充足的位置,对面坐了对不知是情侣还是同学的学生,时不时的“咬耳朵”,多半也就是来乘凉,没啥学习的心思,工作差不多做完后,看了几篇关于“创业”、“独立开发者”、“GPT如何赚钱”之类的专栏,感觉没啥意思,关了电脑,逛遍了所有图书目录,发现能提得起兴趣的只有“历史”、“科幻”之类的,只不过没啥读书的心思,至于“心灵鸡汤”、“文学”、“情感”类的感觉烦都没怎么翻、我归咎于可能忧虑前景,没啥生活情趣的心思。
之后我逛到了计算机,“办公软件从入门到精通”、“操作系统从入门到精通”、“运营、媒体传播裂变之类的”、“投资理财教学”,神奇的是我没有看到印象里面应该有的“c、java、python从入门到精通”,可能此类书已经不太适合当前浮躁的环境了吧,和10多年前去图书馆看到此类书的心态不同,突然就抑制不住的想笑、书的速度完全跟不上计算机行业的发展,但“媒体裂变”之类风口之上的书却一致没有缺席,就很神奇。
又回到原地,发现早上的小伙子还在,我就在想,我们把最自由的黄金10年(20-30)用作奋斗以求改变或放纵以求自由?这此间的定义怕是30岁之后才有些许答案,是无悔?自豪亦或者是掺杂些许遗憾?
无心上班的下午
就像心脏骤停,从去年的忙到无心思考,到今年骤然的工作节奏放缓,我得以放空思考,看到“青年失业”、“选专业”、“被动收入”之类的关键词,之前无意和朋友瞎聊,我才真正认知到“985、211”的学历硬要求的背后成因,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分和之前已经完全不同,即便是“互联网专业炸裂”,还得个几年消化。
之后在想,自由职业的追求似乎是有点儿模糊,只是作为一个 “工具人” 的思考,之后应该思考的其实本质就两个方向 “流量快钱” 还是 “稳妥的经营”,这两项跟人的特性关系很大。
无心插柳的聊天
之前看了一篇,貌似是说许多创业成功的大佬,为啥后面都比较“信命”,因为在创业的过程中,他们在不断的证明,他们笃定的方式是错的,命运用他们的无心之举,让他们成功,迫使他们屈服、小虾米的我,应该命运还顾不上,结果,晚上就给我来了个大逼逗,忧虑的下午远不如无心的聊天来的有意义。
感受暴?的快乐
半个小时足矣,可能沸点摸到了大家的痛处,如何去合理拒绝需求~,这是一个我被别人这样对付时无可奈何,但我对付别人心情愉悦的话题。
错乱的思考
把一件又一件小事做好,保持平常心去做每一件小事。
不给自己制造焦虑是不可能的,不如去当和尚万事都与我无关,轻度的焦虑和不舒服的处境,往往是个体改变的动力、至于说 “稳定” 或者相对稳定,在软件这几年,我信奉的“求稳而不得稳、求变方居安”。